技术中心

TECHNOLOGY

pcba加工工艺有哪些?常用的是哪种?

2025-11-19 12:33

PCBA是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的缩写,中文意为“印刷电路板组装”。它是指将空的PCB裸板,通过各种工艺技术,将电子元器件(如芯片、电阻、电容等)精确地安装并焊接在板上,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电路模块的整个过程。

pcba加工工艺有哪些?常用的是哪种?

一、主要加工工艺有哪些? 
PCBA加工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:表面贴装技术 和通孔插装技术。通常情况下,一个复杂的电路板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,即混合安装。

1. 表面贴装技术 
SMT是当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、最主流的工艺。它主要用于安装无引线或短引线的表面贴装元器件。其核心步骤包括:

锡膏印刷: 使用钢网,将糊状的锡膏精准地印刷到PCB焊盘上。

元器件贴装: 通过高速贴片机,将SMC/SMD元器件精确地贴放到已涂有锡膏的焊盘上。

回流焊接: 将贴装好元器件的PCB板送入回流焊炉。炉内经过精确控制的温度曲线,会先使锡膏熔化(回流),然后在冷却后凝固,从而将元器件牢固地焊接在焊盘上。

SMT工艺具有高密度、高可靠性、小型化、生产效率高 的显著优点。

2. 通孔插装技术 
THT是一种较早出现的工艺,但现在仍然不可或缺,特别是在需要承受较大机械应力或高功率的元器件上。其核心步骤包括:

元器件插装: 将带有长引线的元器件(如大电容、变压器、接插件等)插入PCB板上预先钻好的通孔中。这一步早期由人工完成,现在多由自动插装机完成。

波峰焊接: 将插好元器件的PCB板放在传送带上,经过一个熔融的锡波。锡波会从下方接触PCB的底面,将元器件的引脚和通孔内的焊盘焊接在一起。

THT工艺形成的焊点机械强度高,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,且无法满足高密度组装的需求。

3. 其他辅助工艺与检测 
除了核心的SMT和THT,一个完整的PCBA加工流程还包括:

三防漆涂覆: 在组装好的板卡上喷涂一层特殊的保护漆,用以防潮、防腐蚀、防灰尘,提升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
程序烧录与功能测试: 将软件程序写入板载的芯片中,并通过专门的测试治具(如ICT、FCT)对PCBA进行全面的电气性能和功能测试,确保其符合设计规格。

二、最常用的是哪种工艺? 
毫无疑问,表面贴装技术是当今PCBA加工中绝对主流的工艺。

超过90%的元器件都是通过SMT工艺完成安装的。我们日常使用的几乎所有电子产品,从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到智能家电,其核心主板几乎100%采用SMT工艺。主要原因如下:

元器件主导: 现代电子元器件,尤其是核心的集成电路,其封装形式(如QFP、BGA、CSP)都是为SMT设计的。

高效率和自动化: SMT生产线可以实现全自动、高速生产,每分钟可贴装数百甚至上千个元器件,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。

满足小型化需求: SMT元器件体积小,无需钻孔,可以在PCB两面进行贴装,实现了电子产品轻、薄、短、小的发展趋势。

成本效益: 大规模生产时,SMT的综合成本低于THT。

然而,THT工艺并未被淘汰。它通常作为SMT的补充,在需要极高机械强度(如接口、接线端子)或处理大功率/高电压(如功率电感、电解电容)的特定场景下使用。

相关文章